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内分泌性中耳炎内积水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内分泌性中耳炎内积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何海贤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内分泌性中耳炎内积水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1、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阻塞导致中耳压力失衡,积液无法排出。建议避免用力擤鼻,可尝试吞咽或打哈欠动作帮助开放咽鼓管。

2、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炎症蔓延至咽鼓管引发水肿。急性期需控制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

3、过敏反应

过敏原刺激导致咽鼓管黏膜充血渗出。需远离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4、甲状腺功能减退

代谢异常引起黏膜黏液性水肿。需检测甲状腺功能,补充左甲状腺素钠,配合鼓膜穿刺抽液治疗。

日常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气压骤变环境,高盐饮食可能加重积液,建议控制钠盐摄入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耳鸣怎么治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耳鸣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脑供血不足通常由动脉硬化、颈椎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原因引起。

1、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固定姿势,定期活动颈椎。

2、药物治疗

可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尼莫地平改善脑循环,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物理治疗

颈椎牵引、超短波治疗、经颅磁刺激等物理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部分患者通过高压氧治疗可缓解耳鸣症状。

4、手术治疗

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心脏疾病导致的脑供血不足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手术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出现头晕头痛加重应及时就医复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