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艾滋病皮疹在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均可能反复发作,主要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病毒载量波动及合并感染等因素相关。
1. 急性感染期HIV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斑丘疹,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多由病毒血症引发免疫激活导致,通常2-3周自行消退。
2. 无症状期此期皮疹反复多与CD4+T细胞计数下降有关,可能表现为脂溢性皮炎或银屑病样皮损。需警惕合并真菌或细菌感染。
3. 艾滋病期CD4+T细胞低于200个/μL时,可能出现严重疱疹病毒感染或卡波西肉瘤皮肤表现。皮疹持续存在且治疗反应差。
4. 治疗影响抗病毒药物过敏反应可诱发药疹,常见于用药初期。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也可能导致原有皮疹加重。
艾滋病患者出现皮疹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规范抗病毒治疗可降低皮疹复发概率,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
查梅毒和艾滋病应挂皮肤性病科或感染科,这两种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皮肤性病科可针对性处理梅毒相关皮肤病变,感染科则擅长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综合管理。
1、皮肤性病科梅毒早期表现为硬下疳、皮疹等皮肤黏膜损害,皮肤性病科可进行血清学检测(如TPPA、RPR)及皮损处理,若合并HIV感染需转诊感染科。
2、感染科艾滋病属于慢性病毒感染,感染科可完成HIV抗体筛查、病毒载量监测及抗病毒治疗,若出现梅毒共感染需联合皮肤性病科会诊。
3、检验流程两病筛查均需抽血检测,梅毒需结合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抗体试验,艾滋病需进行初筛试验和确证试验,部分医院设有专门筛查门诊。
4、注意事项高危行为后存在窗口期,梅毒检测需暴露后4周进行,艾滋病检测建议暴露后2-6周复查,急诊科可处理职业暴露后的阻断用药。
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如实告知医生高危行为史,三甲医院通常可一站式完成两项检测,若结果阳性应遵医嘱定期随访并通知密切接触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