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双向性情感性障碍是什么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双向性情感性障碍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玉平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双向性情感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脑内化学物质失衡、环境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药物与心理治疗结合干预。

1、遗传因素

双向性情感性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概率显著增高。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等异常可能影响情绪调节功能。对于有家族史者,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早期发现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干预。

2、神经递质异常

患者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紊乱,导致情绪调节中枢功能失调。碳酸锂缓释片可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丙戊酸钠片能调节γ-氨基丁酸系统,这两种药物均为临床常用心境稳定剂。

3、脑结构改变

影像学显示前额叶皮层、杏仁核等情绪相关脑区存在体积变化。重复经颅磁刺激可通过非侵入方式调节异常脑电活动,配合奥氮平片等抗精神病药物能改善认知功能损害。

4、环境诱因

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丧亲等应激可能触发首次发作。发病期间需避免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拉莫三嗪片对预防应激诱发的躁狂发作具有较好效果,但须监测皮疹等不良反应。

5、共病风险

约60%患者合并焦虑障碍或物质滥用,喹硫平片可同时改善躁狂与焦虑症状。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社会功能退化,需配合社交技能训练等康复治疗。

患者应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家属需学习疾病识别发作先兆,如持续情绪高涨或低落超过两周应及时复诊。维持期治疗通常需要数年,擅自停药可能导致复发风险增加5倍以上,所有药物调整须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甲状腺癌能完全治好吗

甲状腺癌可通过手术、放射性碘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1、手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对于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彻底性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2、放射性碘治疗:术后,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以清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可能的转移病灶。放射性碘治疗通过口服放射性碘剂如碘-131,利用甲状腺细胞对碘的摄取特性,精准破坏癌细胞。 3、靶向治疗:对于晚期或复发性甲状腺癌,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乐伐替尼和卡博替尼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这些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延缓疾病进展。 4、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如左旋甲状腺素,以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并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降低复发风险。 5、随访监测:甲状腺癌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颈部超声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检测,以监测疾病复发和评估治疗效果。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甲状腺癌的预后因病理类型而异,分化型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治愈率较高,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差。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避免高脂肪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并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