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介入动脉栓塞术是什么手术方式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介入动脉栓塞术是什么手术方式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介入动脉栓塞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目标血管以阻断血流的微创手术方式,主要用于治疗血管畸形、肿瘤出血或脏器出血等疾病。

介入动脉栓塞术的操作过程通常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医生会通过皮肤穿刺将导管插入动脉,随后将导管推进至目标血管位置。栓塞材料包括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微粒、弹簧圈等,可根据病变特点选择合适材料。手术过程中患者通常保持清醒状态,仅需局部麻醉穿刺部位。该技术能精准定位出血点或异常血管,避免开腹或开胸等传统手术创伤。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一段时间,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疼痛或恶心等症状,多数可自行缓解。

介入动脉栓塞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进造影剂排泄。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栓塞效果,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肢体麻木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防止血栓或再出血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肌梗塞昏迷了可以救过来么

心肌梗塞昏迷的患者一般可以救过来,但具体能否救过来与病情严重程度、抢救时机等因素有关。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疾病,昏迷提示可能发生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昏迷患者若在发病后1小时内获得有效救治,存活概率较高。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溶栓或介入治疗可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挽救濒死心肌。部分患者经紧急冠脉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后,心脏功能可逐步恢复,意识状态随之改善。这类患者后期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瑞舒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

当心肌梗塞范围超过左心室40%或合并心脏破裂时,即使积极抢救仍可能死亡。深度昏迷超过6小时且瞳孔散大的患者,常提示存在不可逆脑损伤。高龄、既往心力衰竭病史、多支血管病变等患者预后更差。部分存活患者可能遗留认知障碍、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发现心肌梗塞昏迷患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平卧位并解开衣领,有条件者可实施胸外按压。避免随意搬动患者或喂水服药,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处理。康复期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定期复查心脏彩超与冠状动脉造影。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