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呼吸衰竭

二级呼吸衰竭危险吗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二级呼吸衰竭危险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二级呼吸衰竭是较为危险的医疗状况,可能导致氧气供给不足和二氧化碳排出障碍,需要患者及时就医并接受针对性治疗才可避免进一步恶化。常见治疗包括氧疗、药物治疗、机械通气,而根本原因可能与慢性肺病、神经肌肉疾病或胸壁受损等有关,需要根据病因选择个性化的处理方案。
1、二级呼吸衰竭的原因:
二级呼吸衰竭主要由慢性疾病或身体功能衰退引起。
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纤维化、哮喘急性加重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气体交换严重受限,无法将足够的氧气输送到血液中,也无法及时排出二氧化碳。
神经肌肉问题:如重症肌无力、脊髓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会影响呼吸肌的功能,使得呼吸不足,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胸腔及外伤因素:严重的胸外伤、脊柱侧弯或其他胸壁结构异常可能造成呼吸力学障碍,使肺部无法正常扩张,进一步导致气体交换障碍。
这些病理情况都会对身体的氧气供给和二氧化碳排出产生严重影响,若不及时处理,甚至可能发生器官衰竭。
2、治疗方式和自我管理建议:
针对二级呼吸衰竭的治疗应根据病因个性化定制,以下为主要治疗手段:
氧疗:持续供氧是改善缺氧的重要方式,临床中常用鼻导管、高流量氧疗等措施来提高体内的氧气水平,并定期监测血气指标,确保效果。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选用扩展气道药如沙丁胺醇、消炎药如糖皮质激素或抗胆碱能药如异丙托品以改善肺功能,减少炎症或气管痉挛。针对神经肌肉疾病相关的呼吸困难,可能会采用免疫抑制治疗。
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如BiPAP或有创通气常用于严重情况,以帮助患者主动进行气体交换。需要结合疾病进展及时调整设置。
生活管理:戒烟、避免接触污染环境、遵守医生的康复计划、有规律地进行适度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能有效缓解症状、预防再次恶化。
二级呼吸衰竭是一种需要高度警惕的医学问题,患者需要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主动管理病情,避免剧烈活动或感染诱发加重。如果症状出现急性变化,应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是

呼吸衰竭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包括氧疗、病因治疗、呼吸支持及并发症防治。

1、诊断标准

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毫米汞柱。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发绀、意识障碍等。胸部X线或CT检查有助于明确肺部原发病变,肺功能检查可评估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2、氧疗原则

根据缺氧类型选择氧疗方式,Ⅰ型呼吸衰竭可给予高浓度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Ⅱ型呼吸衰竭需控制性低流量吸氧,目标血氧饱和度88%-92%。氧疗装置可选择鼻导管、文丘里面罩或无创呼吸机,需持续监测血气变化。

3、病因治疗

针对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需根据病原学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肺栓塞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

4、呼吸支持

无创正压通气适用于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可选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有创机械通气用于严重呼吸衰竭或意识障碍患者,需根据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体外膜肺氧合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低氧血症。

5、并发症防治

需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用于痰液引流,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预防应激性溃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治疗对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尤为重要。

呼吸衰竭患者应戒烟并避免呼吸道感染,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家庭氧疗需规范使用制氧设备,定期复查血气分析。急性加重时需立即就医,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用药物或更改氧疗流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