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糖尿病足伤口不愈合可能由血糖控制不佳、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病变、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创处理、药物控制、血管介入治疗、血糖监测等方式改善。
1. 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会抑制白细胞功能,延缓胶原蛋白合成。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
2. 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可能与动脉硬化、微血管栓塞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皮温降低、间歇性跛行。可进行血管超声评估,必要时使用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改善循环。
3. 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受损使患者对伤口刺激不敏感,可能与代谢异常、氧化应激有关,常伴麻木刺痛感。建议使用α-硫辛酸、依帕司他等神经营养药物。
4. 继发感染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细菌,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需进行创面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头孢呋辛、莫匹罗星等抗生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用热水袋暖脚,发现伤口及时到内分泌科或创面修复科就诊。
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表现主要包括微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
1、微量蛋白尿早期表现为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轻度增加,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发现。
2、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下肢或眼睑水肿,与血浆蛋白丢失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
3、高血压肾脏损伤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约半数患者会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4、肾功能减退晚期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严重者可进展至尿毒症期。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控制血糖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延缓肾脏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