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胸膜炎有炎症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胸腔穿刺引流、镇痛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胸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结核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胸膜炎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病毒性胸膜炎以对症治疗为主。
2、胸腔穿刺引流大量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时需穿刺抽液,必要时留置引流管。穿刺液送检可明确病因,结核性胸膜炎穿刺液多为草黄色渗出液。
3、镇痛对症处理胸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严重疼痛可用曲马多。咳嗽剧烈者可酌情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
4、营养支持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5克/公斤体重。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
胸膜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监测体温和呼吸状况。结核性胸膜炎需完成6-9个月规范抗结核治疗,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
许莫氏结节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外伤、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1-2周,避免久坐弯腰动作,可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日常使用硬板床,必要时佩戴腰围保护。
2、药物治疗可能与椎间盘营养障碍、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甲钴胺片等药物。
3、物理治疗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牵引治疗有助于减轻椎间盘压力。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每周2-3次。
4、手术治疗严重神经压迫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脊柱融合术等。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逐步恢复脊柱稳定性。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若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