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6次阅读
胸膜炎多数情况下不会留后遗症,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膜增厚、粘连或慢性胸痛,主要与感染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基础疾病及个体差异有关。
1. 轻度胸膜增厚炎症吸收后局部胸膜轻微增厚,通常不影响呼吸功能,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即可。
2. 胸膜粘连纤维蛋白沉积可能导致胸膜腔粘连,若范围较小可无症状,广泛粘连可能限制肺扩张,需通过呼吸训练改善。
3. 慢性胸痛少数患者遗留肋间神经牵涉痛,可能与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或局部理疗缓解。
4. 肺功能受限结核性胸膜炎未规范治疗可能导致胸膜钙化,影响肺通气,需结合肺功能检查评估,必要时行胸膜剥脱术。
建议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加强营养摄入,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定期随访胸部CT。
胸膜炎有炎症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胸腔穿刺引流、镇痛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胸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结核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胸膜炎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病毒性胸膜炎以对症治疗为主。
2、胸腔穿刺引流大量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时需穿刺抽液,必要时留置引流管。穿刺液送检可明确病因,结核性胸膜炎穿刺液多为草黄色渗出液。
3、镇痛对症处理胸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严重疼痛可用曲马多。咳嗽剧烈者可酌情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
4、营养支持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5克/公斤体重。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
胸膜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监测体温和呼吸状况。结核性胸膜炎需完成6-9个月规范抗结核治疗,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