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胎盘附着于剖宫产瘢痕处属于胎盘植入性疾病,处理方式主要有严密监测、药物保守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
1、严密监测妊娠早期发现胎盘附着瘢痕但未穿透肌层时,需每2-4周超声评估胎盘浸润深度,监测血红蛋白及凝血功能,警惕阴道出血。
2、药物保守治疗甲氨蝶呤可抑制滋养细胞增殖,米非司酮能促进胎盘蜕膜化,配合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使用,适用于出血量少、生命体征平稳者。
3、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可减少术中出血,常作为剖宫产术前的辅助治疗,需警惕发热、下肢血栓等并发症。
4、子宫切除术穿透性胎盘植入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时需切除子宫,术前需备足红细胞及血浆,术后注意预防盆腔粘连。
确诊后应选择有抢救条件的医院定期产检,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出现阴道流血需立即平卧就医。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因母婴血型不合引发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常见于母亲O型血、胎儿A/B型血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导致核黄疸。
1、发病机制母体产生抗A或抗B IgG抗体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坏。Rh溶血症更严重但ABO溶血症发生率更高。
2、典型症状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可伴苍白、喂养困难。胆红素脑病时出现肌张力异常、嗜睡或尖叫。
3、诊断方法母婴血型检测结合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可确诊。
4、治疗措施光疗是主要手段,严重者需换血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可阻断溶血进程,必要时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
产妇产前抗体效价监测有助于预测风险,患儿出院后需定期监测神经发育情况,提倡母乳喂养但需观察黄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