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上气道梗阻的护理措施有什么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上气道梗阻的护理措施有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上气道梗阻可通过保持气道通畅、调整体位、氧疗支持、药物干预、手术解除等方式护理。上气道梗阻通常由异物阻塞、炎症水肿、肿瘤压迫、喉痉挛、先天畸形等原因引起。

1、保持气道通畅

立即清除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或异物,使用吸引器辅助清理。对于意识清醒者鼓励咳嗽排痰,婴幼儿可采用拍背辅助。若异物可见且位置较浅,可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护理过程中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防止二次窒息。

2、调整体位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前倾坐位,颈部轻度前伸,该体位可减轻舌后坠对气道的压迫。婴幼儿需保持头颈肩在同一直线,避免颈部过度屈曲。对于喉炎患儿可采用冷空气吸入体位,夜间睡眠时垫高肩背部。

3、氧疗支持

经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湿化氧气,氧流量控制在2-5L/min。严重梗阻时需准备无创正压通气设备,血氧饱和度低于90%应考虑气管插管。氧疗期间定期进行血气分析,避免二氧化碳潴留。

4、药物干预

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减轻喉头水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炎。细菌感染时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过敏性水肿需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用药期间观察呼吸频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5、手术解除

对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穿刺术患者做好术后护理,每日消毒金属套管,及时吸除套管内分泌物。肿瘤压迫者需配合放疗化疗,先天畸形患者择期行喉成形术。术后需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防止误吸。

日常应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急性期予流质饮食,进食时采取坐位并小口慢咽。出院后定期复查肺功能,随身携带急救卡注明病史。儿童患者家长需学会识别喉鸣、三凹征等危险信号,家中常备雾化药物。长期梗阻患者建议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改善肺通气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方法

哮喘急性发作可通过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氧、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方式治疗。哮喘急性发作通常由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感染、情绪波动、运动过度、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1、吸入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吸入1-2喷,可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每日1-2次,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 2、吸氧治疗: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氧气,氧流量控制在2-4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改善缺氧症状。 3、静脉用药: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40-80mg,每日1次,用于控制急性炎症反应。静脉注射氨茶碱0.25g,每日1-2次,可缓解支气管痉挛。 4、环境控制:立即远离过敏原或刺激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等诱发因素。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 5、心理安抚: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采用腹式呼吸法,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2.5mg口服。 哮喘患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遵医嘱使用控制药物。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饮食以清淡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