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等。症状发展通常表现为早期流感样症状、进展期肺炎症状、终末期多器官功能障碍。
1、早期表现:发病初期可出现38℃以上高热,伴有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
2、进展期症状:病程第3-7天出现剧烈干咳、胸闷气促,肺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炎表现,严重者出现低氧血症。
3、呼吸衰竭:部分患者病情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需机械通气支持。
4、多器官损害:危重病例可出现心肌损伤、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可见肌酸激酶、转氨酶等指标异常升高。
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隔离治疗,避免接触活禽并做好个人防护,高危人群可考虑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母亲是乙肝携带者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传染给孩子,但乙肝不属于遗传病。传播途径主要有宫内感染、分娩时接触、产后密切接触三种方式,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
1、宫内感染孕期胎盘屏障受损时,乙肝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建议携带者孕妇定期监测肝功能,孕晚期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载量。
2、分娩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母血和分泌物是主要传播途径。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率可达90%以上。
3、产后接触母乳喂养和日常密切接触可能传播病毒。建议避免母乳喂养,家长需做好餐具消毒,孩子伤口避免接触母亲体液,按时完成三针疫苗接种程序。
4、阻断措施规范的新生儿免疫程序包括出生24小时内、1月龄、6月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高病毒载量孕妇需在孕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可选择替诺福韦或拉米夫定。
乙肝病毒携带者家庭应定期带孩子检测乙肝两对半,确保表面抗体浓度达标,日常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