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肾结石手术方式主要有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开放手术四种,具体选择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
1、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直径超过20毫米的肾结石或鹿角形结石。通过腰部微小切口建立通道,利用肾镜直接粉碎并取出结石,术后需留置肾造瘘管。
2、输尿管软镜碎石术针对10-20毫米的中等大小肾结石。经尿道置入可弯曲输尿管镜,配合激光将结石粉碎为粉末状,自然排出体外,创伤较小。
3、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5-15毫米的肾盂或肾盏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无需切口,但需多次治疗,可能伴随血尿等反应。
4、开放手术仅用于合并严重解剖异常或感染等复杂情况。通过腰部切口直接切开肾盂取石,创伤较大,现已较少采用。
术后需增加每日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出现发热或剧烈腰痛应及时就诊。
儿童包皮过长可通过观察包皮完全覆盖龟头且无法上翻、排尿时包皮鼓包、反复感染等症状判断,主要评估依据有包皮口狭窄程度、清洁难度、并发症发生频率等。
1、外观观察家长需注意阴茎在非勃起状态下包皮完全包裹龟头,且包皮口狭窄无法手动退缩暴露龟头冠状沟。若伴随排尿时包皮膨隆呈水泡状,提示可能存在病理性包茎。
2、清洁难度家长需观察包皮腔内是否频繁积聚包皮垢,或出现白色分泌物伴异味。反复发生包皮红肿、瘙痒等炎症表现时,可能需考虑包皮过长导致的卫生隐患。
3、排尿异常排尿费力、尿线变细或尿流分叉可能提示包皮口狭窄。若合并尿频、尿痛等症状,需警惕继发尿路感染,建议儿科或泌尿外科评估。
4、并发症频率每年发生两次以上包皮炎、龟头炎或尿路感染,或出现瘢痕性包茎表现时,应考虑包皮过长引发的病理改变,需医疗干预。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指导孩子正确清洗外阴,避免强行上翻包皮。出现感染症状时可短期使用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抗生素,但反复发作需考虑包皮环切术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