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甲状腺功能低下可通过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等方式改善。该病通常由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碘缺乏、垂体病变等原因引起。
1、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钠是主要治疗药物,需根据甲状腺功能指标调整剂量。常用药物包括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优甲乐等,需终身服药并定期复查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2、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每3-6个月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评估药物剂量是否合适。治疗初期或调整剂量后需增加检测频率,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3、调整饮食结构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避免影响药物吸收,服药前后避免大量食用豆制品和含钙食物。
4、适度运动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帮助改善代谢率。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后注意监测心率变化。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注意保暖。如出现心悸、多汗等药物过量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剂量。
肿瘤生物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肿瘤疫苗治疗。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等免疫抑制通路激活T细胞,常用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
2、过继性细胞治疗将体外扩增的CAR-T细胞、TIL细胞等回输患者体内,适用于血液肿瘤和部分实体瘤。
3、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肿瘤表面抗原如HER2、CD20等,代表药物有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
4、肿瘤疫苗通过树突状细胞疫苗或新抗原疫苗激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生物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症,联合放化疗可提升疗效,治疗期间需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