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胃切除术后肠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药物干预、手术探查等方式护理。肠梗阻可能由术后粘连、饮食不当、肠蠕动减弱、吻合口狭窄等原因引起。
1、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引流减轻肠道压力,减少呕吐和腹胀。护理时需保持管道通畅,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
2、营养支持采用肠外营养或少量肠内营养维持机体需求。营养液需遵循从稀到稠、由少到多原则,避免加重梗阻。
3、药物干预使用山莨菪碱缓解肠痉挛,莫沙必利促进肠蠕动,头孢曲松预防感染。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
4、手术探查对于完全性梗阻或绞窄性肠梗阻需手术解除梗阻。术后需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和引流情况。
护理期间应记录排便排气情况,逐步恢复饮食可从米汤等流食开始,避免食用产气食物,适当床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
胃胀不排气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解除梗阻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过量进食产气食物或进食过快会导致胃内气体积聚。减少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摄入,细嚼慢咽有助于改善症状。
2、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蠕动减慢可能与精神压力、作息紊乱有关,表现为腹胀伴便秘。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促胃肠动力药物。
3、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多由肠粘连或肿瘤压迫导致,伴随腹痛呕吐。需通过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手术治疗,同时禁食胃肠减压。
4、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感染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调节。
日常建议采取少食多餐原则,餐后适度活动促进肠蠕动,若持续不排气伴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