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呼吸康复训练、控制原发病等方式缓解。病情通常由肺部感染、缺氧加重、心脏负荷增加、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氧疗:长期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缺氧,减轻心脏负担,建议每日吸氧时间超过15小时,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
2、药物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利尿剂如呋塞米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停药。
3、呼吸康复: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等锻炼,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每周训练3-5次,每次20-30分钟。
4、控制原发病:积极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预防呼吸道感染,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
患者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监测体重变化,如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心力衰竭治疗的金三角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三类药物联合应用,核心目标是延缓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1、ACEI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可降低心脏后负荷,需监测血钾及肾功能,常见干咳副作用时可更换为ARB类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改善预后,使用时需从极小剂量开始滴定,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变化。
3、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可对抗心肌纤维化,与ACEI联用需警惕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或禁用。
4、新型药物补充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作为ACEI替代方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等也被纳入最新指南推荐,形成金三角扩展方案。
治疗期间需严格限盐限水,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复诊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