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狼疮肾炎分型主要根据国际肾脏病学会和肾脏病理学会的病理标准,分为Ⅰ型至Ⅵ型,按肾小球病变从轻微到严重排列。
1、Ⅰ型:轻微系膜病变型,肾小球仅有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尿检可能正常或轻微异常。
2、Ⅱ型:系膜增生型,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伴免疫沉积,表现为蛋白尿或血尿,肾功能多正常。
3、Ⅲ型:局灶增生型,部分肾小球节段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可出现中重度蛋白尿及血尿,部分患者伴肾功能减退。
4、Ⅳ型:弥漫增生型,超过50%肾小球弥漫性细胞增生伴广泛免疫复合物沉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快速恶化。
5、Ⅴ型:膜性肾病型,基底膜弥漫增厚伴上皮下免疫沉积,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肾功能进展相对缓慢。
6、Ⅵ型:硬化型,超过90%肾小球硬化,属于终末期病变,需肾脏替代治疗。
狼疮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免疫指标,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
肾上腺增粗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疗方案主要有病因治疗、药物控制、手术切除、定期随访等。
1、病因治疗肾上腺增粗可能与长期压力、激素紊乱等因素有关,需针对原发病因调整生活方式或治疗基础疾病。
2、药物控制功能性肾上腺增生可遵医嘱使用米托坦、酮康唑、美替拉酮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控制增生进展。
3、手术切除疑似肿瘤或药物无效时可采用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开放肾上腺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根治。
4、定期随访无症状的非功能性增生需每6-12个月复查影像学,监测增生变化情况。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盐饮食,出现头痛、肥胖等激素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