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鉴别主要依据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式,两者在病因、起病年龄、胰岛素依赖性和并发症风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发病机制一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二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
2. 临床表现一型糖尿病起病急骤,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二型糖尿病起病隐匿,多数患者超重或肥胖,早期症状不明显。
3. 诊断标准一型糖尿病依赖抗体检测如GADA、IAA等确诊;二型糖尿病主要根据血糖检测结果,通常无须抗体检查。
4. 治疗方案一型糖尿病须终身胰岛素治疗;二型糖尿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生活方式干预控制,后期可能需要胰岛素补充。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以维持血糖稳定。
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一般小于7.8毫摩尔每升,实际数值可能受到饮食结构、运动量、胰岛功能、检测误差等因素影响。
1、饮食结构高糖高脂饮食可能导致血糖短暂升高,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2、运动量餐后适度运动有助于血糖代谢,缺乏运动可能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
3、胰岛功能胰岛素分泌异常者可能出现血糖调节障碍,需通过糖耐量试验进一步评估。
4、检测误差采血方法不规范或血糖仪校准不当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建议重复检测确认。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