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痛风不是类风湿关节炎,两者属于不同疾病。痛风由尿酸代谢异常引发,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区别有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受累关节及实验室指标。
1. 发病机制痛风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引发慢性炎症。
2. 典型症状痛风急性发作表现为突发单关节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小关节晨僵,持续超过1小时。
3. 受累关节痛风好发于下肢负重关节,可伴随痛风石形成。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手腕、掌指等小关节,晚期出现关节畸形。
4. 实验室指标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常升高,关节液检出尿酸盐结晶。类风湿关节炎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抗CCP抗体具有特异性。
出现关节肿痛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通过血检、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红斑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病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及肾功能异常。
1、免疫复合物沉积异常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2、血管内皮损伤抗磷脂抗体等致病因子攻击血管内皮细胞,引发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肾损伤。需配合羟氯喹改善血管病变,同时监测血压及肾功能变化。
3、遗传易感性HLA-DR2/DR3等基因变异可增加患病风险。直系亲属患病者需定期筛查尿常规,早期发现可尝试贝利尤单抗等生物制剂干预。
4、环境诱因紫外线暴露、病毒感染或药物因素可能诱发免疫异常。患者应避免日晒,接种流感疫苗,慎用普鲁卡因胺等可能诱发狼疮的药物。
患者需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限制每日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病情活动期建议每月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