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中耳炎通常不需要打针,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口服药物或局部治疗缓解症状。若出现严重感染或并发症,可能需要注射抗生素治疗。
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内闷胀感等。治疗以口服抗生素为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罗红霉素分散片等,配合鼻腔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改善咽鼓管功能。局部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儿童患者需家长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避免用力擤鼻,哺乳期婴幼儿应保持头高位喂养。
当患者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颈部僵硬等疑似颅内并发症,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扩散时,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克林霉素磷酸酯等药物。化脓性中耳炎伴乳突炎者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鼓膜切开引流。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特殊人群出现中耳炎时,家长或照护者应及时陪同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注射治疗。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是预防中耳炎复发的关键,游泳时建议佩戴耳塞,感冒时正确擤鼻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缓解气压变化对鼓膜的影响。若耳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眩晕、面瘫等症状,须立即就诊排除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