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老年人脊柱打水泥针条件?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老年人脊柱打水泥针条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老年人脊柱打水泥针(椎体成形术)通常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等疾病,需满足椎体塌陷程度较轻、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条件。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人脊柱打水泥针的主要适应证。这类患者往往存在明显腰背痛,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高度丢失但未完全塌陷。手术通过向病变椎体注入骨水泥,可快速稳定骨折、缓解疼痛。术前需评估患者骨密度、凝血功能及椎管占位情况,排除凝血障碍、椎体后壁不完整等禁忌证。椎体血管瘤患者若出现顽固性疼痛或神经压迫症状,也可考虑该治疗。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1-3天即可下床活动。

部分特殊情况下需谨慎选择该治疗。严重椎体塌陷导致椎管狭窄超过50%时,单纯骨水泥注射可能无法有效减压。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患者,需先控制原发病灶。存在活动性感染、对骨水泥成分过敏或心肺功能无法耐受俯卧位者不宜手术。高龄患者若合并认知障碍无法配合体位摆放,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对于无明显疼痛的稳定性骨折,优先建议保守治疗。

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3个月,避免弯腰负重等动作。日常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定期复查骨密度与脊柱X线,观察骨水泥位置及椎体形态变化。若出现新发疼痛或下肢麻木需及时就诊,排除邻椎骨折或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拔牙后张口受限的原因

拔牙后张口受限可能与局部肿胀、颞下颌关节损伤、肌肉痉挛、感染或血肿等因素有关。拔牙后出现张口受限属于常见现象,多数情况下可自行缓解,若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

1、局部肿胀

拔牙过程中器械牵拉或创伤可能导致周围软组织水肿,压迫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群。肿胀通常在术后24-48小时达到高峰,表现为面部膨隆伴张口困难。可通过冰敷减轻肿胀,建议使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间断冷敷患处,每次不超过15分钟。

2、颞下颌关节损伤

长时间大张口状态可能造成关节盘移位或关节囊拉伤,引发关节区弹响、疼痛及活动受限。此类情况多发生于复杂阻生齿拔除术后,可能伴随耳前区压痛。需避免咀嚼硬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缓解症状。

3、肌肉痉挛

翼内肌、咬肌等咀嚼肌群因术中持续收缩可能出现反射性痉挛,导致牙关紧闭。患者常主诉太阳穴处酸胀感,触碰肌肉有硬结。热敷配合轻柔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必要时医生可能开具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肌松药物。

4、感染

拔牙窝感染扩散至周围间隙可能引起间隙感染,表现为张口度进行性减小伴发热、脓性分泌物。常见于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需立即进行创口引流,并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甲硝唑片等抗生素。

5、血肿形成

术中血管破裂未及时止血可能形成深部血肿,压迫神经肌肉束导致功能障碍。特征为迅速出现的面部不对称膨隆,皮肤可见瘀斑。小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血肿需穿刺抽吸,配合云南白药胶囊促进止血。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动作以防血凝块脱落,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每日用氯己定含漱液轻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睡眠时适当垫高头部减轻肿胀。若出现张口度持续小于2指宽、发热或异味分泌物,应立即复诊排除干槽症等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