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纵膈肿瘤如何治疗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纵膈肿瘤如何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纵隔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纵隔肿瘤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感染、遗传因素、恶性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1、手术切除

局限性肿瘤首选手术完全切除,常见术式包括胸腔镜手术、开胸肿瘤切除术,术后需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2、化疗

恶性淋巴瘤等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可采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等药物组合化疗,需监测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3、放疗

霍奇金淋巴瘤等放疗敏感肿瘤可配合适形放疗,儿童需特别注意保护发育中的心肺组织。

4、靶向治疗

特定基因突变导致的肿瘤可使用伊马替尼等靶向药物,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认靶点。

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复查胸部CT,治疗期间注意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食物帮助恢复,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大量吐奶怎么回事

新生儿大量吐奶可能由喂养姿势不当、胃容量小、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拍嗝处理、药物治疗、更换配方奶等方式缓解。

1、喂养姿势不当

仰卧位喂养易导致乳汁反流,建议家长采用45度半卧位姿势,喂奶后保持竖抱20分钟,避免立即平躺。哺乳时应确保婴儿嘴唇完全含住乳晕。

2、胃容量有限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容量小,家长需控制单次喂养量,按体重每公斤150-180毫升分8-12次喂养。吐奶后无须立即补喂,可间隔1小时再尝试。

3、胃食管反流

可能与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关,通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体重增长缓慢。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西甲硅油乳剂、铝碳酸镁颗粒等药物。

4、牛奶蛋白过敏

配方奶喂养婴儿可能因免疫反应引发呕吐,通常伴有湿疹、血便。建议家长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酪酸梭菌活菌散、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

家长需记录呕吐频率与性状,选择防胀气奶瓶,喂奶后轻拍背部至打出3-5个嗝,若伴随呼吸异常或呕吐物带血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