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护理乙肝患者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规律用药监测、营养均衡摄入和心理支持疏导四个方面。
1、避免交叉感染乙肝病毒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患者个人物品需单独存放,接触伤口或分泌物时佩戴手套,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
2、规律用药监测督促患者按时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腹水或肝区疼痛等肝硬化表现。
3、营养均衡摄入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选择鱼肉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限制腌制食品,肝功能异常期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4、心理支持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可控制性,鼓励参加乙肝患者互助小组,出现焦虑抑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保持居室通风清洁,患者毛巾牙刷等日用品专人专用,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出现皮肤黄染或腹胀加重需立即就医。
乙肝表面抗原45弱阳性通常提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需结合乙肝五项其他指标及肝功能综合判断。主要有病毒低复制状态、检测误差、窗口期感染、既往感染后抗体消失等情况。
1、病毒低复制乙肝病毒DNA载量低于检测下限时可能出现弱阳性,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与病毒定量,无须特殊治疗。
2、检测误差试剂灵敏度或操作因素可能导致假弱阳性,需在不同医疗机构重复检测确认,必要时进行中和试验验证。
3、窗口期感染急性感染早期抗原浓度较低,2-4周后复查可见抗体转阳或抗原滴度上升,此时具有传染性需隔离防护。
4、既往感染康复后抗原未完全清除可能持续弱阳性,若乙肝核心抗体IgG阳性且肝功能正常则无活动性感染。
日常避免饮酒及肝损药物,建议至感染科完善HBV-DNA、肝脏超声等检查,携带期间无须抗病毒治疗但需定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