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运动创伤中重度擦伤需立即清洁伤口并预防感染,处理步骤包括冲洗消毒、包扎保护、药物干预、观察愈合和就医评估。中重度擦伤可能伴随真皮层损伤或组织暴露,需避免污染物接触并警惕感染风险。
1、冲洗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彻底清除泥沙等异物。碘伏溶液消毒时可从伤口中心向外螺旋式涂抹,避免重复污染。较深伤口冲洗后可用无菌镊子辅助清理嵌入物,但不可强行拔出深部异物。
2、包扎保护
水胶体敷料或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外层用弹力网套固定。关节部位擦伤需用绷带限制活动,每日更换敷料时观察渗出液性状。包扎应保持适度压力,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易导致敷料移位。
3、药物干预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大面积擦伤可口服头孢氨苄。疼痛明显时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促进创面修复,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观察愈合
每日检查伤口边缘是否发红肿胀,渗出液若呈黄绿色或伴有异味需警惕感染。正常愈合过程应出现粉红色肉芽组织,7-10天结痂脱落。出现持续渗血、化脓或发热症状应立即就医。
5、就医评估
创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深达皮下组织或污染严重的擦伤需急诊处理。伴有肌腱或骨骼暴露的伤口须进行清创缝合,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即使小面积擦伤也应尽早就医。
恢复期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游泳或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和猕猴桃等促进组织修复。愈合后新生皮肤较脆弱,应防晒并使用保湿霜减少色素沉着。如出现瘢痕增生可考虑硅酮制剂或激光治疗,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管理。
跌打损伤一般是指因外力作用导致的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或骨折等机械性损伤,常见于运动、劳动或意外事故中。跌打损伤可能由直接撞击、过度拉伸、扭转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等症状。
跌打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轻度损伤可能仅表现为皮肤淤青和轻微压痛,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中度损伤往往伴随明显肿胀和活动障碍,恢复需要3-7天。重度损伤可能出现关节错位、韧带撕裂或骨折,症状持续超过1周且疼痛剧烈。损伤后48小时内应遵循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处的原则,有助于减轻肿胀。超过48小时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变形或无法承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可能。
日常预防跌打损伤需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穿戴合适防护装备,避免在湿滑路面行走。老年人应加强平衡训练,居家环境减少障碍物。恢复期间可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但需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炎症。损伤完全恢复前不宜进行剧烈活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