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新生儿出生后需要进行全面身体检查,主要包括阿普加评分、体格测量、先天性代谢病筛查、听力筛查等项目。
1、阿普加评分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评估心率、呼吸、肌张力等五项指标,快速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
2、体格测量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绘制生长曲线评估发育状况。
3、代谢病筛查通过足跟血检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30余种遗传代谢性疾病。
4、听力筛查采用耳声发射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技术,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
建议家长按时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72小时后还需进行胆红素检测,满月时需复查髋关节发育情况。
新生儿大便前蹬腿哭闹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更换纸尿裤、检查肛周皮肤等方式缓解,通常与胃肠功能未成熟、排便不适、纸尿裤过紧、肛周刺激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注意衔乳姿势,避免吸入过多空气;配方奶喂养需按比例冲泡,喂奶后竖抱拍嗝。胃肠胀气可能导致排便前哭闹,可尝试减少单次奶量、增加喂养频次。
2、腹部按摩在宝宝清醒时顺时针按摩腹部,配合屈腿运动帮助肠道蠕动。按摩前需确保手部温暖,避开脐部未愈合区域,每日重复进行数次。
3、更换纸尿裤选择透气柔软的纸尿裤,避免勒压腹部。排便前纸尿裤包裹过紧可能加重不适感,家长需及时检查并更换合适尺码。
4、检查肛周皮肤观察肛门周围是否发红或出现尿布疹,排便时刺激可能导致疼痛。清洁后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若发现肛周裂伤需就医处理。
若持续哭闹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血便等症状,建议立即就诊儿科排除肠套叠等急症。日常注意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