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手掌到手臂酸胀疼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掌到手臂酸胀疼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手掌到手臂酸胀疼可能与神经压迫、肌肉劳损、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痛风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手术松解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

1、神经压迫

长期保持固定姿势或局部受压可能导致尺神经、正中神经受压,表现为从手掌放射至前臂的酸胀感,夜间症状可能加重。可尝试调整桌椅高度避免肘部悬空,使用腕托分散压力。若伴随手指麻木或肌肉萎缩,需行肌电图检查确认神经损伤程度,必要时采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辅助治疗。

2、肌肉劳损

重复性手部动作或过度用力易引发屈肌群疲劳性损伤,常见于搬运工、键盘工作者。急性期会出现肌纤维微撕裂伴乳酸堆积,表现为酸胀疼痛活动受限。建议停止诱发动作48小时,初期冷敷后改为热敷,配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用。慢性劳损者可进行前臂肌群拉伸训练,每日3组,每组维持15秒。

3、颈椎病

C5-C7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臂丛神经根,导致沿神经走行区域的放射性疼痛,常伴有颈部僵硬和头痛。可通过颈椎MRI明确压迫部位,轻度患者采用颈椎牵引配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睡眠时建议使用颈椎枕保持生理曲度。

4、腕管综合征

腕横韧带增厚会使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典型表现为夜间拇指、食指、中指烧灼样疼痛,可向上放射至肘部。确诊需结合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早期可尝试腕关节支具固定,疼痛明显者可行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封闭,顽固病例需要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

5、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在腕关节或掌指关节时,会引发突发性红肿热痛,疼痛可沿前臂扩散。急性期应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抬高患肢减少肿胀,可选用秋水仙碱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控制炎症。慢性期需持续监测血尿酸水平,必要时服用非布司他片调节代谢。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重复性手部动作,每小时活动腕关节5分钟,工作时保持手腕中立位。睡眠时注意手臂保暖,防止受凉加重循环障碍。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肌力下降、感觉异常,需尽快至骨科或神经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排查周围神经病变可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疫苗要不要打

手足口疫苗可通过接种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引起,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和并发症风险。 1、预防重症:手足口疫苗主要针对EV71病毒,该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能有效中和病毒,降低重症发生率。 2、降低传播风险:手足口病在儿童中传播速度快,尤其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个体,还能通过群体免疫效应减少病毒传播,保护未接种的易感人群。 3、长期保护:研究表明,手足口疫苗在接种后能提供长期免疫保护。接种两剂疫苗后,抗体水平可持续数年,有效预防EV71感染。 4、安全性高:手足口疫苗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安全性得到广泛验证。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低热等,通常轻微且短暂,无需特殊处理。 5、经济实惠:相比手足口病治疗费用和家庭护理成本,疫苗接种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预防措施。早期接种能减少医疗支出和家庭负担。 手足口疫苗的接种建议包括:6月龄至5岁儿童为优先接种人群,接种程序为两剂,间隔1个月。日常护理中,注意手卫生、饮食清淡、避免接触感染者。接种疫苗后,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免疫力。定期监测体温,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