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小儿遗尿症的中医治疗通常有效,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症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理、敷贴疗法等方式,需结合患儿体质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遗尿多与肾气不足、脾肺气虚相关,常用缩泉丸、桑螵蛸散等方剂加减。缩泉丸含益智仁、乌药等成分,可温肾固涩;桑螵蛸散侧重补脾益肺,适用于夜间遗尿伴白天尿频者。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方剂,连续服用1-3个月可见效。
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通过毫针刺激调节膀胱气化功能。对于5岁以上配合度高的患儿,每周针灸2-3次,10次为1疗程。临床观察显示,针灸对功能性遗尿有效率较高,尤其对睡眠觉醒障碍型效果显著。
采用揉丹田、按揉肾俞穴等手法,每日睡前由家长操作10分钟。推拿能温补下元,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适合年幼抗拒服药的患儿。配合捏脊疗法可增强体质,需连续实施2个月以上。
避免睡前两小时饮水,晚餐减少冬瓜、西瓜等利水食物。推荐山药粥、芡实煲汤等健脾固肾食材,忌食生冷刺激之物。中医食疗需长期坚持,同时建立规律排尿习惯。
将丁香、肉桂等药材研末敷贴神阙穴,通过皮肤吸收温补肾阳。此法操作简便,适合夏季使用,但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通常每晚贴敷6-8小时,连续1个月为一周期。
中医治疗需配合行为训练,如夜间定时唤醒排尿。家长应避免责骂,记录排尿日记以便调整方案。若遗尿伴随尿痛、尿急等症状,或患儿超过12岁仍未改善,建议中西医结合诊疗。治疗期间注意保暖腰腹部,白天适当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