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减肥 > 运动健身

运动性哮喘的发病机制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运动性哮喘的发病机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奇英
刘奇英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运动性哮喘的机制是包括几个方面,首先第运动性哮喘最常见的还是冷空气的刺激诱发,所以在天气比较冷的这种情况下,或者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尽量少运动,如果确实是要运动的时候,要戴口罩或者气温稍微高一点再运动,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就是很多的运动性哮喘,都是运动量过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气道的痉挛,那这个时候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运动的度,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可以减少这种运动性哮喘的发作。当然有些运动性哮喘,虽然跟这两个机制不是很相关那也要注意,另外有些过敏性哮喘,可能跟冷空气的刺激还有运动量大小没关系,这个可能跟特殊的体质有关系,那这时可能就没办法进行有效的预防,所以有些运动就要注意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运动后血压200/140mmHg危险吗

运动后血压升高至200/140mmHg属于危险情况,需立即就医。运动后血压升高通常与运动强度过大、身体未充分适应运动、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高血压病史、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运动后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需及时干预。 1、运动强度过大: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血压急剧升高。建议选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过度负荷。运动前进行充分热身,运动后逐步放松,有助于血压平稳。 2、身体未适应运动:缺乏运动习惯的人群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身体无法及时调节血压。建议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逐步提高身体适应能力。 3、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增加运动后血压升高的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控制慢性病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4、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患者运动后血压波动更为明显。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避免剧烈运动,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运动后血压异常升高。建议通过规律作息、减轻压力、放松训练等方式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运动后血压升高需引起重视,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控制慢性病风险因素。饮食上减少盐分摄入,多吃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血压波动。如血压持续升高或伴有头晕、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