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右脚踝后侧疼痛可能与跟腱炎、踝关节滑膜炎、足底筋膜炎、腓骨肌腱炎、距骨后突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活动受限、按压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跟腱炎
跟腱炎多因运动过度或鞋子不合适导致跟腱反复牵拉损伤。症状以跟腱部位钝痛为主,晨起或久坐后起步时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贴剂等外用药物,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炎症消退。
2、踝关节滑膜炎
踝关节滑膜炎常由外伤或慢性劳损引发滑膜充血水肿。疼痛多伴随关节弹响和僵硬感,活动后加重。临床常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口服药物,严重时需关节腔穿刺抽液。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因足弓结构异常或长期负重站立导致筋膜微撕裂。疼痛集中于足跟内侧,可放射至踝后。建议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
4、腓骨肌腱炎
腓骨肌腱炎多见于踝关节内翻扭伤后肌腱反复摩擦。表现为外踝后下方刺痛,足部外翻时加剧。急性期需制动冰敷,后期可遵医嘱使用酮洛芬凝胶、吲哚美辛巴布膏等局部给药。
5、距骨后突综合征
距骨后突综合征属于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撞击综合征。典型症状为踝关节背屈时后侧剧痛,可能伴随麻木感。确诊后需通过关节镜手术去除增生骨赘,术后配合康复训练。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运动前充分热身。急性期可每日冰敷疼痛部位10-15分钟,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明显肿胀变形,须立即至骨科或足踝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