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男士憋尿时尿道痛可能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尿道结石、尿道损伤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灼热感、尿频尿急等症状。
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憋尿时尿液刺激黏膜加重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需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
2、前列腺炎前列腺充血肿胀压迫尿道,憋尿时压力增大导致疼痛。可能与久坐、饮酒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会阴部胀痛。可选用坦索罗辛、塞来昔布、普适泰等药物缓解症状。
3、尿道结石结石移动划伤尿道黏膜,憋尿时尿流冲击引发锐痛。常伴有血尿、排尿中断,需通过体外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可配合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
4、尿道损伤外力撞击或导尿操作不当导致尿道黏膜受损,憋尿时尿液刺激创面产生刺痛。需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留置导尿管,使用头孢呋辛预防感染。
建议避免长时间憋尿,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出现血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急性肾盂肾炎属于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痊愈,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肾损伤、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
1、早期症状突发高热寒战、腰痛伴尿频尿急,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管型,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
2、进展期表现持续菌血症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肾实质脓肿形成时可出现顽固性腰腹痛,肾功能检查显示肌酐轻度升高。
3、终末损害反复感染可进展为慢性肾盂肾炎,肾盂变形伴肾皮质瘢痕形成,最终导致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
4、特殊风险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气肿性肾盂肾炎,孕妇可能诱发早产,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肾周脓肿。
发病期间需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体温正常后继续抗菌治疗满14天,治愈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尿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