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胃疼可通过热敷腹部、少量饮用温水、调整呼吸姿势、服用抑酸药物等方式缓解。胃疼通常由饮食刺激、胃酸过多、胃肠痉挛、胃炎等原因引起。
1、热敷腹部用温热毛巾敷于上腹部,温度不超过50摄氏度,持续15分钟。热敷能放松胃肠平滑肌,缓解痉挛性疼痛,适用于受凉或饮食不当引起的暂时性胃疼。
2、饮用温水分次少量饮用35-38摄氏度温水,每次不超过100毫升。温水能稀释胃酸浓度,中和部分胃酸,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适合暴饮暴食后出现的胀痛。
3、调整姿势采取屈膝侧卧位或坐位前倾姿势,减轻腹腔压力。体位改变可降低胃部张力,改善胃食管反流导致的烧灼痛,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
4、药物缓解铝碳酸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药物可抑制胃酸分泌。药物适用于胃炎或溃疡导致的持续性疼痛,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掩盖病情。
持续胃疼超过6小时或伴随呕血黑便需立即就医,日常需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胃受凉疼痛可通过热敷腹部、饮用姜茶、按摩穴位、服用药物等方式缓解。胃受凉通常由寒冷刺激、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等原因引起。
1、热敷腹部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敷于上腹部,温度保持在40℃左右,持续15-20分钟。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
2、饮用姜茶取生姜3-5片加红糖煮沸,待温度适宜后小口饮用。生姜中的姜辣素能促进胃黏膜血流,红糖可补充能量缓解虚寒症状。
3、按摩穴位用拇指按压中脘穴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穴位刺激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胃肠蠕动异常。
4、服用药物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颠茄片、复方氢氧化铝片等药物。这类药物能中和胃酸、解除痉挛,但须排除消化道溃疡等器质性疾病。
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进食生冷食物,规律饮食并保持情绪稳定。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呕血黑便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