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耐量胰岛素标准值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耐量胰岛素标准值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赵蕾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耐量胰岛素标准值在不同检测时间点存在差异,空腹状态下正常范围为5-20μU/mL,餐后1小时可达空腹值的5-10倍,2小时回落至30-100μU/mL,3小时接近空腹水平。实际数值受检测方法、个体代谢状态、实验室标准等因素影响。

1、空腹标准

健康人群空腹胰岛素正常值为5-20μU/mL,超过25μU/mL提示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低于3μU/mL需警惕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

2、1小时峰值

口服75g葡萄糖后1小时达峰值,应为空腹值的5-10倍(约50-200μU/mL),过高反映胰岛素分泌亢进,过低则提示分泌延迟。

3、2小时回落

餐后2小时正常范围为30-100μU/mL,超过100μU/mL伴血糖升高可诊断糖耐量受损,低于30μU/mL且血糖升高需考虑糖尿病可能。

4、3小时恢复

3小时应基本恢复至空腹水平(5-25μU/mL),持续高水平提示胰岛素抵抗,恢复过快可能为反应性低血糖前兆。

检测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及应激状态,妊娠期应采用专用标准,异常结果需结合血糖值进行综合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冠心病早期治愈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早期可通过血糖控制、血脂管理、血压调节和生活方式干预实现病情稳定甚至部分逆转。主要干预方式包括降糖药物应用、抗血小板治疗、血管保护措施及心脏康复训练。

1、血糖控制

使用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等药物控制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减少血管内皮损伤。血糖达标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血脂管理

通过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低于1.8mmol/L。血脂控制有助于稳定冠状动脉斑块,降低心肌缺血风险。

3、血压调节

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优先选择ACEI/ARB类降压药。血压管理能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

4、生活方式干预

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地中海饮食,严格戒烟限酒。生活方式改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心血管事件概率。

建议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谱,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早期联合干预可使部分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得到改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