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尿道结石疼痛可通过多饮水、药物镇痛、体位调整、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尿道结石通常由尿液浓缩、尿路感染、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小结石排出。建议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可选用温开水或柠檬水。
2、药物镇痛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布洛芬、曲马多等镇痛药物。尿道结石可能与尿钙过高、草酸盐沉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
3、体位调整采取侧卧屈膝体位可减轻输尿管张力,缓解痉挛性疼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移位加重疼痛。
4、就医治疗持续疼痛或伴有发热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建议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尿道结石可能与尿路畸形、前列腺增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尿频等症状。
日常需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保持适度运动,结石排出后应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
尿结石通过B超检查通常可以明确诊断,B超对尿路结石的检出率较高,尤其适用于肾结石和膀胱结石。
1、检查原理B超利用超声波反射成像,能清晰显示结石的高回声影及后方声影,对X线透光的尿酸结石也具有诊断价值。
2、检出效果肾盂和膀胱内结石检出率超过90%,但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而漏诊,需结合其他检查。
3、检查优势无辐射、可重复进行,能同时评估肾积水程度,适用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结石筛查。
4、检查局限对小于3毫米的微小结石或肥胖患者可能存在假阴性,必要时需联合CT尿路造影确诊。
检查前建议适度憋尿以提高膀胱结石检出率,发现结石后应根据大小和位置选择药物排石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