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为什么不广泛开展保胆取石手术

|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不广泛开展保胆取石手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保胆取石手术未广泛开展主要与胆囊功能丧失风险、结石复发率高、手术难度大、并发症概率较高等因素有关。

1. 功能丧失风险

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流入肠道可能影响脂肪消化,但保留胆囊的取石手术易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受损,术后胆囊炎发生率增加。

2. 结石复发率高

保留胆囊的患者5年内结石复发率超过50%,与胆汁成分异常、胆囊动力障碍等基础病因未消除有关,需重复手术概率显著增加。

3. 手术技术要求高

保胆手术需精确剥离结石并保留胆囊黏膜完整性,操作难度远高于胆囊切除术,基层医院难以普及开展。

4. 并发症风险

术后可能出现胆汁漏、胆囊管狭窄等并发症,严重时仍需二次手术切除胆囊,部分患者最终无法实现保胆目的。

目前胆囊切除术仍是症状性胆囊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案,患者术后通过逐步适应饮食结构调整,多数可获得良好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检测血中谷丙转氨酶浓度能够指示肝脏损伤

检测血中谷丙转氨酶浓度能够指示肝脏损伤,主要与肝细胞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性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因素有关。

1、肝细胞通透性增加:

肝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时,谷丙转氨酶从细胞内漏出进入血液,轻度升高常见于脂肪肝或药物性肝损伤,可通过戒酒、停用肝毒性药物改善。

2、肝细胞坏死:

急性病毒性肝炎等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时,谷丙转氨酶显著释放,数值常超过正常值10倍,需抗病毒治疗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等护肝药物。

3、胆汁淤积性损伤:

胆管梗阻引发胆汁反流损伤肝细胞,谷丙转氨酶与碱性磷酸酶同步升高,可能伴随黄疸,需解除梗阻并配合熊去氧胆酸治疗。

4、酒精性肝病:

乙醇代谢产物直接破坏肝细胞线粒体,导致谷丙转氨酶持续中度升高,戒酒是关键治疗措施,严重时需补充B族维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日常应避免酗酒及滥用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完善超声或病毒学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