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儿童牙齿取模时出现恶心呕吐可通过调整体位、心理安抚、分次取模、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咽反射敏感、紧张恐惧、材料刺激、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体位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减少喉部压迫感,头部稍前倾避免印模材料流向咽部。家长需协助固定儿童头部保持稳定姿势。
2、心理安抚治疗前通过玩具或动画分散注意力,家长需用语言鼓励减少恐惧感。操作中持续保持沟通,避免突然动作刺激咽反射。
3、分次取模将取模过程分为2-3次完成,每次停留时间不超过20秒。家长需观察儿童耐受程度,出现干呕立即暂停操作。
4、药物干预严重呕吐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糖浆抑制呕吐反射,或西甲硅油乳剂缓解胃肠胀气。需排除急性胃肠炎等器质性疾病。
取模前2小时避免进食过饱,选择气味温和的藻酸盐材料。反复呕吐或伴随腹痛发热需及时就诊儿科排查消化系统疾病。
宝宝肚子胀气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腹部受凉、胃肠功能紊乱、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保暖、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喂养不当奶瓶喂养时吞入过多空气或过度喂养导致腹胀,建议家长采用拍嗝姿势喂养,喂奶后竖抱拍背15分钟,选择防胀气奶嘴。
2、腹部受凉寒冷刺激引发肠痉挛,家长需用温热毛巾敷肚脐周围,注意更换衣物时避免温差过大,可使用丁桂儿脐贴辅助缓解。
3、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乳糖不耐受有关,通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排气增多。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西甲硅油等药物。
4、肠套叠多与肠道蠕动异常有关,典型症状为果酱样大便、阵发性哭闹。需立即就医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延误可能引发肠坏死。
家长应记录呕吐物性状与次数,暂停添加新辅食,哺乳期母亲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症状持续超过6小时需急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