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疲劳等,但两者起病特点与伴随症状存在差异。1型糖尿病多为急性起病,常伴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多为隐匿起病,早期可能无症状。
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患者每日饮水量超过3000毫升,夜尿次数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症状更显著,可能伴随尿糖强阳性;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口渴,常见于肥胖人群。
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绝对缺乏,3个月内体重可下降10%以上,伴随食欲亢进。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体重稳定或微降,后期出现胰岛素抵抗加重时可能出现渐进性消瘦。
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能量供应不足。1型糖尿病患者乏力感出现迅速且严重;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疲倦,常见于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的中老年群体。
高血糖环境易引发念珠菌感染,表现为会阴瘙痒、足癣反复发作。2型糖尿病患者更常见皮肤干燥脱屑,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合并伤口愈合延迟。
血糖波动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暂时性屈光不正。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为首发症状,1型糖尿病患者多在酮症酸中毒纠正后出现一过性视力下降。
建议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需立即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饮食运动控制配合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出现呕吐、呼吸深快等酮症酸中毒症状需急诊处理。
Ⅱ型糖尿病患者多数情况不建议饮酒。酒精可能干扰血糖控制,诱发低血糖或加重并发症风险。
1、血糖波动:酒精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可能导致延迟性低血糖,尤其与降糖药联用时风险更高。
2、并发症风险:长期饮酒可能加速糖尿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进展。
3、代谢影响:酒精热量较高且影响脂代谢,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不利于体重管理。
4、药物相互作用:部分降糖药物与酒精存在协同作用,可能增强药效或引发不良反应。
若偶尔饮酒需严格限量,避免空腹饮用,饮酒前后加强血糖监测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