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牙髓炎治疗后多数情况下需要戴牙冠。牙冠修复主要与牙体缺损程度、咬合功能需求、美观要求、远期预后等因素相关。
1、牙体缺损程度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脆性增加,当缺损超过牙冠1/2时需牙冠保护。可采用全瓷冠或金属烤瓷冠修复,避免牙齿折裂。
2、咬合功能需求后牙承担主要咀嚼力,建议优先修复。前牙区可视情况选择贴面或全冠,需评估对颌牙咬合关系。
3、美观要求前牙区缺损影响美观时推荐全瓷冠,具有良好透光性和生物相容性。后牙区可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金属烤瓷冠。
4、远期预后年轻患者建议优先保存活髓,中重度牙髓炎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冠可延长患牙使用寿命5-8年。
修复后避免咀嚼过硬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维护牙冠边缘密合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下牙齿不齐可通过正畸治疗、拔牙矫正、隐形矫正、功能矫治器等方式改善,是否需要拔牙需根据牙齿拥挤程度、颌骨发育等因素综合评估。
1、正畸治疗轻度牙齿不齐可通过固定托槽或隐形牙套进行正畸治疗,利用矫治器施加外力逐步调整牙齿位置,治疗周期通常较长。
2、拔牙矫正严重牙齿拥挤或颌骨空间不足时可能需要拔除前磨牙创造间隙,拔牙后通过正畸牵引关闭间隙,使牙齿排列整齐。
3、隐形矫正采用透明可摘戴矫治器进行阶段性调整,适合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但矫正力度和适用范围较传统托槽有一定限制。
4、功能矫治器适用于青少年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牙齿不齐,通过矫正器引导颌骨正常生长,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
建议就诊口腔正畸科进行全景片检查和模型分析,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矫正期间需保持口腔卫生并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