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小孩秋季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等方式治疗。秋季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建议家长暂停高糖高脂食物,改为米汤、稀粥等易消化流食。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奶粉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
2、补充水分家长需每10-15分钟喂食5-10毫升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防止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等。
3、口服药物轮状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家长不可自行使用止泻药。
4、预防护理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腹部保暖可使用护脐带。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建议6月龄以上婴幼儿接种。
腹泻期间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出现发热、血便、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逐渐增加苹果泥、胡萝卜泥等富含果胶的食物。
小孩夜晚发烧可能由环境过热、水分摄入不足、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家长需及时监测体温并采取物理降温。
1. 环境过热睡眠时衣物过厚或室温过高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建议家长调整室温至24-26℃,选择透气棉质睡衣,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辅助散热。
2. 水分不足白天饮水不足易引发脱水热。家长需在睡前2小时补充适量温水,发烧期间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3. 上呼吸道感染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常伴鼻塞、咳嗽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
4. 尿路感染婴幼儿多见大肠杆菌感染,可能伴随排尿哭闹。需就医进行尿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体温超过39℃时,家长应携带患儿至儿科急诊排查肺炎、川崎病等严重疾病,发热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并保持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