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 肾炎

糖尿病肾病做哪种透析比较好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肾病做哪种透析比较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肾病患者通常可选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具体需根据病情、并发症及个人耐受性综合评估。血液透析适用于急性肾衰竭或严重电解质紊乱者,腹膜透析更适合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或需居家治疗的患者。

血液透析通过体外循环清除毒素和多余水分,需每周到医院进行2-3次治疗。其优势在于短时间内高效清除代谢废物,尤其适合合并高钾血症、严重水肿的急症患者。但可能引发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且对血管通路条件要求较高。常用设备包括碳酸氢盐透析机、高通量透析器等,需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抗凝药物使用。

腹膜透析利用自身腹膜作为滤过膜,每日通过腹腔导管交换透析液4-5次。其优势在于持续缓慢清除毒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适合合并心力衰竭或血管条件差者。但存在腹膜感染、蛋白质丢失等风险,需严格无菌操作。常用透析液包括乳酸盐腹膜透析液、葡萄糖腹膜透析液等,可能需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及营养状况,严格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蛋白质摄入量维持在0.6-0.8克/公斤体重。适当进行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出现皮肤瘙痒、肌肉痉挛等不适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透析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结石引起的肾积水怎样治疗

肾结石引起的肾积水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肾积水通常由结石阻塞尿路导致,可能伴随腰部胀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1、药物排石

对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遵医嘱使用排石药物促进结石排出。常用药物包括尿石通丸、排石颗粒、肾石通颗粒等,这些药物通过利尿、扩张输尿管等作用帮助结石移动。治疗期间需配合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3升,有助于冲刷尿路。若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

2、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肾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粉碎。该治疗无需切口,但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碎石后需配合药物排石和适度运动帮助碎屑排出。肾功能不全或凝血障碍患者需谨慎选择该治疗方式。

3、输尿管镜取石

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镜直接取出或粉碎结石,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发生输尿管损伤或感染。术前需进行尿培养排除感染,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防止输尿管狭窄。该治疗对较大结石或输尿管扭曲患者效果有限。

4、经皮肾镜取石

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肾结石或鹿角形结石,通过腰部穿刺建立通道取出结石。该手术效率高但创伤较大,可能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前需评估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于复杂性结石可能需要分期手术。

5、开放手术

仅在其他治疗无效或合并严重解剖异常时考虑,如肾盂成形术或肾切除术。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但能同时处理尿路畸形等合并问题。术后需长期随访肾功能,警惕肾萎缩或高血压等远期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发展,开放手术应用已大幅减少。

肾结石引起的肾积水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均匀分配在全天饮用。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的摄入,适当控制钠盐和动物蛋白。定期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绳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出现腰痛加剧、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直至完全康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