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老人脑血管堵塞老昏迷还能有救吗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老人脑血管堵塞老昏迷还能有救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老人脑血管堵塞导致反复昏迷是否有救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救治时机判断,多数情况下及时干预可改善预后。脑血管堵塞通常指脑梗死,救治方式主要有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抗血小板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及康复治疗。

1、静脉溶栓

发病4.5小时内可使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进行溶栓治疗,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适用于无出血倾向、血压控制稳定的患者,需排除近期手术史或活动性出血。溶栓后可能伴随头痛、牙龈出血等轻微症状,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

2、血管内取栓

对大血管闭塞患者可在发病24小时内行机械取栓术,通过导管移除血栓。该方式对后循环梗死时间窗可延长,但需评估血管条件与脑组织存活情况。术后可能出现血管痉挛或再灌注损伤,需联合抗凝药物预防再闭塞。

3、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期后需长期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抑制血小板聚集。合并房颤者需联用华法林钠片抗凝,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注意观察消化道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

4、控制危险因素

需严格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达标,阿卡波糖片调节血糖。同时纠正血脂异常,限制钠盐摄入,戒烟戒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变化,避免波动过大诱发再发。

5、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训练、吞咽功能康复及认知刺激治疗。对昏迷患者可采用促醒疗法如声光刺激、高压氧等。康复过程中需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

脑血管堵塞昏迷患者的救治需把握黄金时间窗,发病后立即送医评估。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调整用药。康复期坚持肢体被动活动与认知训练,定期复查头颅影像评估恢复情况。家属需学习翻身拍背等护理技能,预防压疮和吸入性肺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蛛网膜下腔出血量不大怎么办

蛛网膜下腔出血量不大可通过卧床休息、控制血压、预防血管痉挛、对症治疗、严密监测等方式干预。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由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外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等因素引起。

1、卧床休息

患者需绝对卧床4-6周,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剧烈活动及情绪波动。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因咳嗽、排便等动作导致颅内压骤升。急性期禁止下床活动,必要时使用便盆或尿壶。

2、控制血压

将收缩压维持在120-140毫米汞柱,可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乌拉地尔注射液等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诱发再出血,同时监测心率变化。高血压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不可擅自停药。

3、预防血管痉挛

发病后3-14天为血管痉挛高发期,可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口服盐酸法舒地尔片。每日记录意识状态、肢体活动情况,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血流速度。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时需及时处理。

4、对症治疗

头痛剧烈者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呕吐频繁者可肌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癫痫发作时静脉推注地西泮注射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5、严密监测

持续心电监护,每日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观察瞳孔变化及颈强直程度,警惕脑积水或再出血。定期复查头颅CT,出血吸收后需行脑血管造影明确病因。动脉瘤患者后期可能需介入栓塞术。

患者恢复期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用力排便,可适当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泡温泉及乘坐飞机。家属需学会识别头痛加剧、呕吐、意识模糊等再出血征兆,康复阶段可在神经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肢体康复锻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