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阑尾炎确诊需结合血常规、腹部超声、CT检查、体格检查等医学手段。典型症状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
1、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感染程度。阑尾炎患者白细胞多超过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至80%以上。
2、腹部超声高频超声可观察阑尾肿胀程度及周围渗出情况,典型表现为直径超过6毫米的管状结构,周围可见游离液体。对儿童和孕妇诊断价值较高。
3、CT检查腹部增强CT是诊断金标准,能清晰显示阑尾增粗、粪石梗阻及周围脂肪密度增高表现,诊断准确率超过90%,适用于症状不典型或疑似穿孔病例。
4、体格检查医生通过麦氏点压痛、反跳痛、罗夫辛征等体征辅助判断。腰大肌试验和闭孔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位置特殊,直肠指检可发现直肠右前壁触痛。
出现持续腹痛伴发热时应禁食禁水,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立即前往急诊外科就诊。确诊后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保守治疗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放性伤口消毒可使用碘伏、双氧水、苯扎氯铵溶液、酒精等消毒剂。选择消毒剂时需考虑伤口类型、污染程度及过敏史。
1、碘伏碘伏刺激性小,适用于浅表伤口消毒,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对碘过敏者禁用,使用后无须冲洗。
2、双氧水双氧水适用于污染较重伤口,通过氧化作用清洁创面。可能产生短暂刺痛感,深部伤口慎用避免气体栓塞。
3、苯扎氯铵苯扎氯铵溶液对组织刺激性低,适合黏膜和儿童伤口消毒。不能与肥皂等阴离子物质同时使用。
4、酒精75%酒精杀菌效果强,但刺激性较大,仅适用于完整皮肤周边消毒,不可直接用于破损创面。
严重污染或深度伤口应及时就医,消毒后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必要时覆盖无菌敷料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