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肾结石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尿液分析、血液检查、临床症状评估等方式诊断。诊断流程通常包括初步筛查、确诊检查、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案制定。
1、影像学检查超声或CT检查能直接显示结石位置和大小,CT平扫是诊断金标准,可检出毫米级结石,超声适用于孕妇等特殊人群。
2、尿液分析尿常规可发现血尿、结晶尿等异常,24小时尿检能评估钙、草酸等成石物质排泄量,帮助判断结石类型。
3、血液检查血钙、尿酸等指标异常提示代谢性疾病,肌酐升高可能反映肾功能受损,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症状评估典型肾绞痛表现为腰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但无症状结石需依赖检查发现,需与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
确诊后建议调整饮食结构,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
膀胱结石多数情况下无法自行排出,能否排出主要与结石大小、形状、位置、患者尿路通畅度等因素有关。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能随尿液排出,超过8毫米的结石通常需医疗干预。
2、结石形状:表面光滑的圆形结石更易排出,不规则形状或带棱角的结石容易卡在尿道。
3、尿路状况:存在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时,即使小结石也难以排出,可能伴随排尿中断、血尿等症状。
4、继发感染: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避免长期憋尿,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