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怎么检查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怎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爱华
刘爱华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可通过血常规检查、血清维生素B12测定、甲基丙二酸检测、内因子抗体检测等方式诊断。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大细胞性贫血表现,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等典型特征。

2、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直接检测血清中维生素B12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可确诊,需空腹采血避免饮食干扰。

3、甲基丙二酸检测:

维生素B12缺乏时甲基丙二酸代谢受阻,尿液中甲基丙二酸水平升高,该指标具有较高特异性。

4、内因子抗体检测:

针对恶性贫血患者可检测内因子抗体,阳性结果提示自身免疫性胃炎导致的吸收障碍。

建议检查前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影响指标,若确诊需进一步明确缺乏原因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2。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高钠饮食、缺乏运动、慢性肾病等。

1、遗传因素:

家族高血压病史可能通过基因遗传增加患病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高钠饮食:

长期摄入过量食盐会导致水钠潴留,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加工食品摄入,搭配富含钾的蔬菜水果调节电解质平衡。

3、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可能引起血管弹性下降,每周保持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如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

4、慢性肾病:

肾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常伴随水肿或尿量改变,需通过控制蛋白尿、使用ACEI类药物治疗原发病。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规律监测血压,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血压持续异常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