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血糖高可通过中药辅助降糖,常用中药包括黄连、葛根、桑叶、地黄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及西药治疗。
1、黄连黄连含小檗碱,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常见剂型有汤剂、胶囊、片剂,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2、葛根葛根素可能促进糖代谢,剂型包括颗粒、饮片、提取物,胃肠功能弱者慎用。
3、桑叶桑叶多糖可能延缓葡萄糖吸收,可制成茶饮、粉剂、丸剂,低血糖风险者需谨慎。
4、地黄地黄苷可能保护胰岛细胞,常见复方制剂如六味地黄丸,阴虚体质者适用。
中药降糖需配合饮食控制与运动,定期监测血糖,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多数糖尿病患者无须住院治疗,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通过门诊随访管理。住院指征主要有血糖急剧升高、严重并发症、妊娠期血糖失控、需胰岛素强化治疗等情况。
1、门诊管理空腹血糖低于13.9mmol/L且无急性并发症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药物适用于不同分型患者,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2、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状态需紧急住院。这两种危象与胰岛素严重不足有关,表现为呕吐、意识模糊,静脉补液和胰岛素泵是核心治疗手段。
3、慢性损害出现糖尿病肾病4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器官损害时建议住院。这些并发症可能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有关,需多学科联合诊疗。
4、特殊人群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超过安全范围时需入院。妊娠期激素变化加剧胰岛素抵抗,可能引发巨大儿等不良结局,需动态调整胰岛素方案。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每3个月复查并发症相关指标。出现多饮多尿加重或伤口不愈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