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3岁孩子得心肌炎可通过卧床休息、营养支持、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对症治疗等方式干预。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反应、毒素暴露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限制活动,减轻心脏负荷。家长需保持患儿绝对卧床,避免哭闹或剧烈动作。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3个月内禁止跑跳等剧烈运动。居家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2、营养支持
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鱼肉泥、蒸蛋羹、西蓝花糊等。少量多餐,每日5-6次,单次进食量不超过150毫升。避免过咸、过甜食物,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800-1000毫升。家长需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水肿。
3、抗病毒治疗
若确诊为病毒感染所致,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观察有无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但须排除青霉素过敏史。
4、免疫调节治疗
重症患儿可能需要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或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免疫抑制治疗期间需隔离保护,避免交叉感染。家长需每日测量体温,观察有无咳嗽、腹泻等感染征象。
5、对症治疗
出现心力衰竭时需用呋塞米片利尿,地高辛口服溶液强心。心律失常者可选用普罗帕酮片。胸痛明显时可用布洛芬混悬滴剂镇痛。所有药物均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禁止自行调整用药。
心肌炎患儿居家护理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恢复期可进行被动肢体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脏超声,观察有无扩大或心功能减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季节前建议接种疫苗。若出现呼吸急促、面色青紫、拒食嗜睡等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