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尿毒症患者血压低可通过调整干体重、纠正贫血、调整降压药物、控制透析参数、补充血容量等方式治疗。尿毒症血压低通常由血容量不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功能减退、药物因素、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1、调整干体重
尿毒症患者透析后血压低可能与干体重设置过低有关。干体重是指透析后体内水分达到理想平衡状态的体重。透析过程中过度脱水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引发低血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水肿情况、血压变化、心脏功能等指标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调整脱水量。患者需严格记录每日体重变化,避免饮水过量或不足。
2、纠正贫血
尿毒症患者常合并肾性贫血,血红蛋白降低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加快收缩,长期可能引发心功能不全和低血压。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贫血,同时配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补充造血原料。严重贫血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日常饮食可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
3、调整降压药物
部分降压药物如盐酸贝那普利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可能在尿毒症患者中引起过度降低血压。医生会根据血压监测结果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可能减少或停用某些降压药。患者不可自行调整用药,需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数据。透析当日通常需要暂停部分降压药物。
4、控制透析参数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与透析液温度、钠浓度、超滤率等参数设置不当有关。可采取低温透析液、可调钠透析、序贯超滤等方法预防低血压。血液透析滤过比普通血液透析更不易引起低血压。患者透析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冷汗等低血压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调整治疗参数。
5、补充血容量
急性低血压发作时可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扩容。对于反复发作透析中低血压的患者,可在透析前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提高血管张力。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休息片刻再站立。饮食可适当增加咸味食物提高血钠水平,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总盐摄入量。
尿毒症患者血压低时应加强血压监测,每日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透析患者需严格控制水分摄入,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宜超过干体重的5%。饮食应保证足够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鱼肉等,同时限制高钾食物。适当进行床边活动或被动肢体运动有助于改善循环功能。出现持续头晕、眼前发黑等严重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跌倒等意外发生。患者及家属应学习低血压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立即平卧、抬高下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