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胃体多发息肉0.2或0.5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体多发息肉0.2或0.5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于淑霞
于淑霞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体多发息肉0.2或0.5厘米多为良性病变,可能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药物刺激、遗传因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胃镜复查。

1、慢性胃炎

胃黏膜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息肉形成,表现为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瑞巴派特、替普瑞酮等胃黏膜保护剂。

2、幽门螺杆菌感染

该细菌感染会持续损伤胃黏膜,增加息肉发生概率。典型症状包括口臭、餐后腹胀。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确诊,根治方案包含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药物联合治疗。

3、长期药物刺激

非甾体抗炎药等长期使用可能诱发息肉,伴随胃部烧灼感。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可配合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康复新液等保护胃黏膜。

4、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疾病可导致多发性息肉,可能伴随腹泻或便血。建议直系亲属进行胃肠镜筛查,必要时需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干预。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限制腌制食品摄入,每年复查胃镜观察息肉变化情况,若出现增大、出血等表现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受凉疼怎么缓解

胃受凉疼痛可通过热敷腹部、饮用姜茶、按摩穴位、服用药物等方式缓解。胃受凉通常由寒冷刺激、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等原因引起。

1、热敷腹部

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敷于上腹部,温度保持在40℃左右,持续15-20分钟。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

2、饮用姜茶

取生姜3-5片加红糖煮沸,待温度适宜后小口饮用。生姜中的姜辣素能促进胃黏膜血流,红糖可补充能量缓解虚寒症状。

3、按摩穴位

用拇指按压中脘穴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穴位刺激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胃肠蠕动异常。

4、服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颠茄片、复方氢氧化铝片等药物。这类药物能中和胃酸、解除痉挛,但须排除消化道溃疡等器质性疾病。

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进食生冷食物,规律饮食并保持情绪稳定。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呕血黑便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