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老年病科 > 脑卒中

脑卒中前兆的十个表现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卒中前兆的十个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于秀梅
于秀梅 聊城市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卒中前兆的十个表现包括突发性头痛、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肢体麻木、平衡失调、面部歪斜、意识模糊、吞咽困难、突发性眩晕和记忆力减退。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脑卒中的发生,需及时就医。
1、突发性头痛:脑卒中前兆常表现为突发性剧烈头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头痛通常与脑血管病变有关,需立即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2、视力模糊:脑卒中前兆可能导致短暂性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这与视网膜动脉或脑部供血不足有关。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
3、言语不清:脑卒中前兆可能出现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这与大脑语言中枢供血不足有关。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语言训练,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肢体麻木:脑卒中前兆常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这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有关。建议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不动,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5、平衡失调:脑卒中前兆可能导致平衡失调或行走困难。这与小脑或脑干供血不足有关。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摔倒,进行适度的平衡训练,如太极拳等。
6、面部歪斜:脑卒中前兆可能出现面部歪斜或口角下垂。这与面部神经供血不足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凉,保持良好的心态。
7、意识模糊:脑卒中前兆可能导致短暂性意识模糊或昏迷。这与大脑广泛性供血不足有关。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8、吞咽困难:脑卒中前兆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这与脑干供血不足导致吞咽中枢功能障碍有关。建议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大口吞咽,必要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9、突发性眩晕:脑卒中前兆常表现为突发性眩晕或站立不稳。这与内耳或脑干供血不足有关。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保持情绪稳定,定期进行前庭功能检查。
10、记忆力减退:脑卒中前兆可能导致短暂性记忆力减退或认知功能障碍。这与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受损有关。建议进行适度的脑力训练,如阅读、下棋等,保持社交活动,避免孤独。
饮食上应保持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护理上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卒中怎么康复

脑卒中康复可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干预、中医康复等方式进行。脑卒中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糖尿病、吸烟等因素引起。

1、物理治疗

早期介入肢体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运动障碍。针对偏瘫患者可采用神经发育疗法,通过翻身、坐位平衡、站立等阶梯训练逐步恢复肌力。气压治疗仪辅助预防深静脉血栓,低频电刺激可缓解肌肉痉挛。康复过程中需避免过度疲劳,训练强度应随功能进步动态调整。

2、作业治疗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升自理能力,包括穿衣、进食、如厕等适应性训练。对于手功能障碍者可使用分指板、握力球等辅助器具,配合拼图、插板等精细动作练习。环境改造如加装扶手、防滑垫能降低居家活动风险,职业康复训练可为重返社会做准备。

3、言语治疗

针对失语症患者采用Schuell刺激疗法,通过听觉、视觉多通道输入促进语言重建。构音障碍者可进行唇舌操、呼吸训练改善发音清晰度。吞咽障碍需进行喉部抬升训练,配合冰刺激等感觉促进手法,必要时使用增稠剂调整食物性状预防误吸。

4、心理干预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负面情绪。通过团体治疗建立社会支持,音乐疗法、正念训练有助于缓解焦虑。家属需参与心理疏导过程,避免过度保护导致患者自我效能感降低,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

5、中医康复

针灸取穴以阳明经为主,配合头皮针、醒脑开窍针法促进神经功能重塑。推拿采用滚法、揉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中药熏洗可缓解肩手综合征。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适合恢复期练习,但急性期须避免剧烈活动。中药制剂如银杏叶提取物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康复期间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家属应协助记录康复进展,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复诊。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多数患者功能改善可持续至发病后2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