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新生儿支原体肺炎主要由母婴垂直传播、免疫系统不成熟、院内感染、密切接触感染者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热、咳嗽等症状。
1、母婴传播:母亲生殖道携带支原体可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建议孕期进行病原体筛查,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症状可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红霉素肠溶片、克拉霉素颗粒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2、免疫功能低下:新生儿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易受支原体侵袭,家长需保持环境清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增强免疫力。
3、医院获得性感染:新生儿病房中医疗器械或医护人员手部污染可能导致传播,可能与暖箱消毒不彻底、气管插管操作有关,通常伴发血氧饱和度下降,需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免疫调节治疗。
4、家庭接触传播:家庭成员呼吸道携带支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染,家长需佩戴口罩并隔离患儿,症状严重时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缓解气道炎症。
母乳喂养有助于提升新生儿免疫力,接触患儿前后必须彻底洗手,发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或出现三凹征应立即就医。
哮喘早期症状主要有咳嗽、胸闷、喘息、夜间或晨起症状加重。
1、咳嗽:干咳或少量白痰,常因冷空气、粉尘等刺激诱发,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片、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
2、胸闷:胸部压迫感或呼吸费力,运动后明显,可能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需避免剧烈活动并监测峰流速值。
3、喘息:呼气时出现哨笛音,多由支气管痉挛导致,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茶碱缓释片。
4、夜间加重:凌晨3-5点易发憋醒,与迷走神经兴奋相关,建议保持卧室湿度40%-60%,睡前使用氟替卡松吸入粉雾剂预防。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呼吸科,日常避免接触宠物毛发、花粉等过敏原,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