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尿道炎与泌尿系统结石存在关联。尿道炎可能由尿路梗阻、细菌感染、尿液成分异常、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结石导致的尿流不畅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1、尿路梗阻结石堵塞尿道或输尿管会导致尿液滞留,细菌繁殖概率升高。治疗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解除梗阻,可配合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
2、细菌感染结石表面易形成生物膜藏匿细菌,常见大肠埃希菌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呋喃妥因、磺胺甲恶唑。
3、尿液成分异常高钙尿症或尿酸过饱和易形成结石,同时改变尿路微环境。需调整饮食减少草酸摄入,药物可选枸橼酸钾、别嘌醇或氢氯噻嗪调节尿液酸碱度。
4、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出现结石合并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预防性使用小剂量抗生素。
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和细菌滋生,出现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结石通常可以通过B超检查出来。B超检查适用于胆囊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常见类型,准确率较高,但实际检出效果受结石大小、位置、成分以及患者体型等因素影响。
1、胆囊结石B超对胆囊结石的检出率超过90%,典型表现为强回声团伴声影,胆固醇性结石最易被发现。
2、肾结石B超可发现直径超过3毫米的肾结石,但对输尿管中段结石可能因肠道气体干扰而漏诊。
3、膀胱结石膀胱充盈状态下B超检查效果最佳,能清晰显示结石的移动性和后方声影特征。
4、特殊类型尿酸结石等透X线结石在B超下显影良好,但部分小结石或肥胖患者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
建议检查前保持空腹或膀胱充盈,若B超结果阴性但症状持续存在,可考虑CT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