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小儿伤食泄泻的推拿治法有什么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伤食泄泻的推拿治法有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伤食泄泻可通过推拿天枢穴、摩腹、推七节骨、揉龟尾、清大肠等方式缓解。伤食泄泻通常由饮食不当、脾胃虚弱、外感邪气、乳食积滞、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推拿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脐旁两寸,属于足阳明胃经。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该穴位5-10分钟,有助于调理胃肠功能,缓解因饮食积滞引起的腹胀、泄泻。操作时力度要轻柔,以患儿能耐受为度。该手法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积滞的食物。

2、摩腹

用手掌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3-5分钟。摩腹能温中散寒、理气消食,适用于伤食引起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操作时注意手法要轻柔缓慢,避免用力过猛。该手法通过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加速积食排出。

3、推七节骨

七节骨指从第四腰椎至尾骨端的七个棘突。用拇指指腹从上向下直推100-300次,能调理脾胃、止泻固肠。适用于伤食泄泻伴有肛门灼热、大便酸臭者。推拿时力度要均匀适中,避免损伤皮肤。该手法通过刺激督脉经气,调节肠道功能。

4、揉龟尾

龟尾穴位于尾骨尖端。用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3-5分钟,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久泻不止、肛门下坠的伤食泄泻患儿。操作时要注意保持手部温暖,避免刺激过度。该手法能调节直肠功能,改善泄泻症状。

5、清大肠

从虎口沿食指桡侧缘向指尖方向直推300-500次,称为清大肠。该手法能清热导滞、通调腑气,适用于伤食泄泻伴有大便酸臭、肛门红热者。操作时力度要均匀,速度适中。该手法通过刺激大肠经,促进积滞排出。

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泄泻时,需注意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患儿受凉。操作前要修剪指甲,保持手部温暖清洁。推拿后要让患儿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应给予易消化的米汤、稀粥等,少量多餐。若泄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脱水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彩超消化系肝功能异常严重吗

彩超显示消化系肝功能异常需根据具体指标判断严重程度,轻者可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重者需及时就医治疗。肝功能异常常见原因包括肝炎、脂肪肝、药物损伤等,需针对性处理。肝炎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脂肪肝患者需控制体重,减少高脂饮食,增加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药物损伤者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胡萝卜、蓝莓,避免酒精和高糖食物。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对于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或指标持续升高,需进一步检查如肝脏穿刺活检,排除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肝功能异常的治疗需结合病因、症状和检查结果,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并发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肝脏健康。肝功能异常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